導語:室內設計是家裝中不可或缺的環節。然而,基於國內家裝行業還未完全脫離“粗放”型發展,很多家裝消費者對室內設計沒有形成正確的認知,從而忽略了家裝中設計的重要性;另一方麵,目前大部分的設計師更注重家裝的商業模式,忽略設計與人的關係,即設計給人帶來的感受,因此也很難真正走入人心獲得認可,從而也弱化了設計在家裝中的地位。
那室內設計在家裝中處於什麽樣的地位?室內設計是整個家裝的DNA,賦予家獨特的個性標簽。DNA之於人,從孕育之初就決定了人的內外觀形態,並影響著人意識品質的養成。室內設計也是如此,它的存在就是為了規劃、確定後期家裝材料、工藝、家具、配飾等的呈現,缺乏設計的家裝隻是材料、家具和配飾的淩亂堆砌,無法呈現視覺美觀、布局科學的家裝,無依據把控家裝的投入,也無法讓消費者獲得良好的家居感受。
到底什麽是室內設計?大部分的消費對室內設計的認知就是平麵結構圖、家裝效果圖、水電布局圖等圖紙。其實,從考慮室內空間的功能性、室內空間的造型及布局、家具的陳列、室內動線、室內的光線采暖到最終圖紙的呈現都歸屬於設計,設計是一個要兼顧居所環境、結構、功能、采光、通風、噪聲、用材、風水等因素以保證居所舒適性、功能性及美觀性的複雜過程,任何一項的缺失或考慮不周都會影響整體的家裝居住品質。
設計可以從家裝的全局提前把控硬裝部分材料的投入,從而有效的規避家裝汙染問題。綠色低碳時代,“輕裝修,重裝飾”的生態設計理念深得人心,借設計減負硬裝,既能降低成本,避免事後厭舊拆除的麻煩、靈活變動布局,還可避免過度裝修引起的裝修汙染。
保證了舒適環保、功能美觀就算是好的家裝設計嗎?當然不是,設計是為整個家裝服務,人才是家裝的主體,設計除了講究合理性、科學性,還要講究人性,設計要圍繞人展開,要滿足人對某種生活方式的向往,整個家裝才會有生命力,才能稱之為家。拋去一味尋找共性的商業模式,根據居住者的愛好、生活習慣及對家的憧憬等強調家裝的個性,借設計實現量身定製才能觸動居住者內心的生活感悟與家裝的共鳴,住進去的人才會感受到溫暖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