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,絕不缺乏大量絕美的鄉鎮和鄉村。無論是自然風光,還是曆史人文,中國的鄉土地區擁有最具旅遊價值的資源。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,曾經看似遙遠的鄉鎮、鄉村,帶著美好的質樸純真,越來越多地回到大眾視野。
比如廣東台山、開平一帶的鄉村碉樓,原來更多地是為地理、建築愛好者們所知,但借助電影《讓子彈飛》的大賣,以及後來晉升世界非遺,已經讓其遐邇聞名。事實上,很多特色小鎮的建設,其“特色”便是來自對鄉村地區優秀的自然、文化遺產資源的挖掘利用。
鄉鎮鄉村地區的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,尤其是特色建築資源,天然適合民宿設計的建設。反過來,民宿設計的建設,為這些豐富的文化遺存的旅遊利用和有效保護,提供了一個有效和便利的入口。很多鄉村、鄉鎮的旅遊發展滯後,很多老建築沒有機會(村民們也沒有這方麵的能力)改造成民宿設計,很多人對村落裏的建築遺產認知不足,紛紛拆除改建起磚塊水泥建築。
鳳凰沱江邊的吊腳樓,正是通過民宿設計的開發利用,使得這種傳統的、獨特的建築風格的價值——包括商業價值——被凸顯了出來,才有可能保存至今。
回到廣東開平的例子,這個地方的碉樓的保護和利用現狀也是堪憂的。一方麵,已開發項目,嚴重依賴於門票經濟、農家樂等簡單的模式。另一方麵,大量不處在景點景區之內、散落於鄉村大地的碉樓,卻年久失修、荒廢不用,形成對文化資源的巨大浪費。
包括開平的赤坎鎮,雖然具有的曆史底蘊,也是不少影視作品的取景地,擁有著這麽多特色老建築,但在小鎮裏連一家民宿都找不到,遊客隻能停留在簡單的參觀層麵,很難深入到旅居體驗的層次,為此,也讓這個小鎮錯失了更多的旅遊商機。目前,赤坎小鎮已納入首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之中,相信未來赤坎小鎮的旅遊業態會不斷豐富和升級,而民宿必將是其旅遊產業鏈構建中不可或缺的環節。
通過一個較為完整的生活鏈條的整合,民宿設計能夠提供住宿、餐飲、文創產品銷售、在地文化體驗等多種功能和價值。民宿既是實現特色小鎮旅遊價值的重要產品載體,也是特色小鎮進行“特色”塑造的一個重要來源,更是特色小鎮進行城鎮化、文旅產業集聚的重要平台。
外來的工商資本、運營經驗、管理人才進入民宿,本地的土地、房屋、勞動力等資源和資本也被激活,本地人實現了當地就業,包括帶動大量外出務工青年的返鄉就業和創業,進而推動了新型城鎮化的進程。